随着自动经转型的不断深入,机器视觉技术也在生产者的需求逐步提高的同时逐渐成熟。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各国在危机面前大力提倡高效节能经济模式,努力提升各类产品质量,改善国内产业结构,淘汰传统落后的生产,采用更加高效、先进的生产模式。
随着自动经转型的不断深入,机器视觉技术也在生产者的需求逐步提高的同时逐渐成熟。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各国在危机面前大力提倡高效节能经济模式,努力提升各类产品质量,改善国内产业结构,淘汰传统落后的生产,采用更加高效、先进的生产模式。
即用机器来代替人眼做测量和判断的系统。它通过光学装置和非接触传感器自动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并由图像处理设备根据所得图像的像素分布、亮度和颜色等信息进行各种运算处理和判别分析,以提取所需的特征信息或根据判别分析结果对某些现场设备进行运动控制。
作为一项关键性的自动化技术,机器视觉的发展对于正处于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化向自动化转型的中国而言非常重要。预计,该行业2015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0亿美元,是2010年的三倍有余。然而,受研发技术等制约,国内企业要想在机器视觉市场获得一席之地却并不容易。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对机器视觉的需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不仅仅表现在市场的容量上,更体现在了用户对机器视觉产品的质量及性能的要求上。目前,机器视觉正由过去单纯的采集、分析、传递数据,判断动作,逐渐朝着开放性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也预示着机器视觉将与自动化更进一步的融合,彩色视觉系统、3d监测效果、嵌入式技术、硬件与软件的搭配、米乐app官网下载的解决方案等成为机器视觉最新的技术动态。
我国产业向自动化转型之际,机器人视觉就会因为机器人或自动化生产线的大规模应用而迎来一个风速发展的时期,国内外的机器人视觉厂商也将在这块市场开始一个风起云涌的商业时代。
2010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当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达到8.3亿元,同比增长48.2%,其中智能相机、软件、光源和板卡的增长幅度都达到了50%,工业相机和镜头也保持了40%以上的增幅,皆为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2011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步入后增长调整期。相较2010年的高速增长,虽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很高的水平。2011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为10.8亿元,同比增长30.1%,增速同比2010年下降18.1个百分点,其中智能相机、工业相机、软件和板卡都保持了不低于30%的增速,光源也达到了28.6%的增长幅度,增幅远高于中国整体自动化市场的增长速度。
近年来,我国的电子制造和代工厂商正在采购大量自动化设备取代人工,以应对中国愈演愈烈的缺工现象。经济发展不能无限期的依赖于廉价劳动力,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化向自动化转型是必然趋势。在未来2-3年我国或将迎来自动化换装高潮,这势必将为机器视觉产品在该行业的应用带来新的增长点。2010年,中国的机器视觉市场规模仅为8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机器视觉产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在2015年达到30亿元。
(来源:工控网(百站))
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