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自2018年起,省科技厅围绕苹果、猕猴桃等全省特色优势产业,组建了18个科技特派员产业技术服务团,聚焦“三覆盖两促进四个明显提升”目标,在成果转化、科技项目、科技人才、平台园区和宣传培训等方面采取举措,取得了良好成效。尤其是2022年4月以来,省、市、县的组织、科技、农业等部门联合,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统筹协调相关政策配套措施,为我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开展工作提供保障条件。各科技特派团以科技人才为主体,以科技成果为纽带,着力解决乡村产业中的科技难题,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为推进我省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科技、人才支撑。为了充分展示科技特派团服务风采,加强对好经验、好做法的总结宣传,引导更多科技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我们近期推出科技特派团专题系列报道,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有益借鉴。
近年来,在葡萄团专家共同努力下,陕西葡萄栽培面积位居全国第三,全省葡萄产区从有到优、从优到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服务团引进栽培新郁、阳光玫瑰、茉莉香、中国红玫瑰等50多个鲜食葡萄品种,在全省推广施行葡萄园增施有机肥、果园生草、简易避雨栽培、肥水一体化、保花保果、化学控旺、枝条还田、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新技术10余项,成为葡萄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有效的促进了葡萄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组团服务有实效。
脚踏黄土,科技助农有方法
在王录俊团长带领下,团内专家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足迹遍布陕西葡萄产区,陆续示范推广多项实用技术,成效显著,正如陕西日报报道,专家助力让陕西瓜果盈枝香满园。通过带领有关园区负责人、技术员、果农参加全国性葡萄会议、省市县级培训会,参加全国葡萄评优,推送技术文章、照片、小视频等,解放了大家的思想、开拓了思路,果农从不敢种、不想种、不会种、不投入,发展成为自觉学习科学技术,敢于实践,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与新理念。通过打造新理念、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的“五新”示范园,实施典型带动。通过课堂培训结合实操解决系统问题、产业与生产具体及突发性问题。通过充分利用省内各大新媒体网络平台,放大了培训范围与效果。
创新理论,助推葡萄产业升级增效
葡萄团根据全省葡萄产业现状提出并推广葡萄健康栽培理念与配套轻简化栽培技术,提出并实施3品(品种、品质、品牌)、4化(产品优质化、生产技术省力轻简化、经营上组织化、服务配套化)、5新(新理念、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新产品)工程;成为葡萄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团内专家总结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6种新模式(“合作社 ”(合阳县南沟村富源合作社)模式、“龙头 ”(合阳添缘公司)模式、“抱团 ”(合阳县坊西村)模式、“三产 ”(渭南裕美公司)、模式“服务队 ”(陕西众智汇公司)模式、“同城配送 ”(西安市高陵区鸿盛源公司)模式),所指导的多个园区多次获得全国葡萄评奖金奖。
任劳任怨,主动担当,创新作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团内专家一致认为农村振兴与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要性,把党的嘱托和人民期望作为己任,脚踏实地,把实事做实,像团内专家张宗勤教授践行后稷教民稼穑与西农精神。他的标配是鞋子上沾满泥土,工作常态是“白加黑”“五加二”,带着家属常年驻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葡萄试验站,节假日不回家,随时接待群众来访与电话、微信咨询,年均培训会及田间技术指导70次以上,直接培训技术人员达4000多人次。合阳红提葡萄品质提高,客商喜欢,近年的销售价高出临近县区2元/斤,亩收益达2万多元。他在合阳种甜蜜,让一颗颗葡萄甜了合阳人。有群众在微信留言道:教授宗勤,人勤嘴勤。田间地头,言传身教。传播技术,言语亲民。发展葡萄,劳苦功高。为他点赞!点赞再点赞!
下一步,葡萄团将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省科技特派员产业技术服务团的作用,按照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培训,培养一批科技型基层创业骨干、技术能手,为陕西葡萄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