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故事很俏皮的诠释了中国两次创业潮: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房子倒下来砸死十个人,有九个人是经理;第二次是21世纪,房子倒下来砸死十个人,有九个是ceo。没错,如今我们正处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软硬件结合等新市场概念轮番上场的时候,对于一大波拥有极高创业热情的人来说,创业的失败率极高,途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本文从创业初期的心态到创业运营及方向,给创业者提出了三大忠告:懂得经营失败;成名要趁早,拿投资更要趁早;跟着趋势走准没错。
创业浪潮主要和市场时局相关。中国第一个创业高峰是由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市场机会,也是被压抑了几十年的财富欲望的集体井喷。20世纪80年代有句俏皮话说,房子倒下来砸死十个人,有九个是经理。那时,企业家与经济罪犯之间的距离,也许就是两套不同的衣服而已。那次创业高峰,也奠定了国内民营经济的基础。在那个年代,创业者所涉及的行业很多,年龄分布极广,难以分出年代。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国内的第二次创业高峰,这次说的是,街上掉下来一块招牌砸了十个人,有九个是ceo。由于存在着对互联网的认知这一特征,这批创业者有了明显的年龄分布,那就是30岁左右。在知识经济领域,这个年龄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也有足够的敏锐度和创新欲望。所以这个阶段成功的创业者大概的分布就是70后左右的群体。
十年过后,虽然有移动互联网、软硬件结合等新市场概念轮番上场,但实质上这波行情依然是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延伸,30岁左右的黄金创业年龄依然有效,不同之处就是如今资本对创业的介入度以及必要性比从前要更加明显。在这一点上,创业黄金年龄有可能会更加成熟一点,以适应跟资本市场的相互理解、相互妥协。
创业动力是任何理论都说服不了的
实际上,不管哪个时期,创业都不是被鼓励出来的。在20世纪80年代,创业者不是奸商,就是倒爷,还不被大众所认可,那个年代丢掉铁饭碗创业的压力比现在大得多。
众所周知,创业十有八九是失败的,风险极高。但想创业的人他就是要创业,不管有没有人鼓励,这无所谓对错,都是人生的一种选择而已。
但在知识经济领域,除非拥有与众不同的资源,否则在太年轻的时候创业,比如30岁以前,确实风险更大,特别在中国这个非常讲究圈子和人脉的市场。
但是,劝说一个30岁以下的人不要创业,也不一定就是好事,这还是可能会被长辈说服的阶段。对一个还没有开始的创业项目,再如何分析下结论都是错的。
还有一个多次被讨论到的话题,那就是现在的大学生是否能够创业。其实,这些都是不存在的伪命题。创业的动力,是任何理论都说服不了的,能被理论所说服的那些人,他们根本就不会冒险去创业。
所以说,讨论成功创业的xx后、xx星座或者是创业的各种鸡汤都是耍流氓。比如说,创新工场有大把创业鸡汤大师,也没见他们的孵化成功率有多高。在这点上面,相比其他创业基金的平均成绩,他们做得并不够成功。
我们没必要用20世纪80年代的观念去鄙视创业者,也没有必要学人生导师去为创业者唱赞歌。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来源:www.cyone.com.cn/],职业者有职业者的贡献,也有获得足够经济收入的机会。在一个全民吹捧财富创造者的今天,也应该冷静地看到,一将功成万骨枯,虽然媒体天天曝光,光鲜亮丽的成功创业者毕竟凤毛麟角,社会上更多的是失败的创业者,只不过眼球都没为他们倾斜过。创业者有创业者的困境,创业失败对创业者的生活所带来的打击,不管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其实也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所以,创业者还要懂得经营失败,能够经营失败的可以东山再起,否则会害己害人。
拿到风投的项目失败率比没拿到的低
现在天使满地走,基金累成狗,到处都是土豪。确实从基本面看,中国经济建设荒废多年,传统领域的大多数行业低迷,社会上的闲钱热钱不缺,却缺少足够的投资渠道。在这种市场条件下,创业的首要条件可以定义为能拿到风险投资。拿到投资意味着你的模式和方向能够得到认可,意味着团队真正完整。让创始人在接下来的阶段省下不少推销自己的时间,同时让创业团队多了一个冷静的第三方监督资源。再说,从社会概率上统计,拿到钱的项目其失败率要比没有拿到投资的项目更低一些。
实在拿不到钱的创业者最好能再忍忍,反思说服不了投资人的原因,也能腾出时间拜访更多的投资人。实际上,目前市场上更多的是投不到项目的钱,这种情况下拿不到钱的项目至少是严重缺乏销售能力的。
资本是贪婪残酷的,但是做企业,就必须学会跟资本打交道。创业时不沟通,企业做大了之后再去交与资本沟通的学费,也许损失更大。成名要趁早,拿投资更要趁早。
如果一个项目能够拿到非3f(family,friend,fool)的投资,那么其它的必要条件基本都已具备。3f的天使涉及太多情感因素,和必要条件毫无关系。也就是说,创业者哪怕拿到了足够的3f天使的钱,最好能再找一个非3f的钱。
在上一波创业浪潮里,创业者无所不用其极,基本上都是孤注一掷的玩法。今天的创业者还是应该留有底线,最多刨刨灰色地带,不要轻易挑战法律的禁区。同时也给自己和团队留有退路,不至于一败涂地之后再也无路可走。
跟着趋势走准没错
如今电商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儿了,在年轻人群体里,先开个网店,生意上去就辞职创业,生意一般就兼职挂着,这是挺普遍的现象。但这真不能算是好习惯。而且,电商发展至今,已经不是兼职也能把网店经营好的时候了,在一片红海中,想着不全心投入就把事情做成的可能性极低。当然,创业这种事情,也不排除祖坟冒烟的特例。再者,打着一份工,然后还兼职做个网店,这对现在的东家明显是不公平的,对于一个职业者的人脉圈子维护和职业生涯的锻炼也没有任何好处。
但是,开各种网店确实是门槛比较低的创业方向,只不过在全民开店的市场中,如何杀出重围,还是有不少突破口,特别是在传统业务和互联网对接的这个方向,也就是现在流行的o2o。o2o以前的说法是水泥加鼠标,把互联网规则放到传统行业里面去,让实体经济在线化,都还有太多的创业机会。
虽然在互联网圈子里,目前软硬件结合、互联网金融和智能家居智能汽车之类的概念很火,但其实都不太适合普通人创业。其中软硬结合虽然门槛不高,可是对于涉及到硬件的项目,所需要对接和整合的资源很多。对创业者来说,需要解决的环节越多,麻烦越大。至于高富帅创业,跟着趋势走准没错。
说到环节简单化,手游挺热门的,但手游这个行业已经完全红海化了,大把精英挤在里面。一个行业,所有人都往里跳的时候,哪怕是穿裤子的,进去后也会被挤掉变成裸泳。就算是为了砸钱,也差不多过了泡沫概念的有效周期了,现在杀进去,恐怕钱没扎到,就扎了个跟斗。
【it时代周刊编后】其实创业项目的好坏,对于那些资深投资人来说,一眼就能看穿,他们拥有多年经验的积累,阅人无数,对于风险的把控,成功的几率,早已烂熟于心,对于创业者而言,应该多与资深投资人接触,不要抱着过于功利的心态,更多应该是一种学习请教的态度,要知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所看到的风景会是另一番高度。
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