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消息,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军的中国超级杂交稻“新锐力量”冲刺大面积亩产900公斤世界纪录的大考,在邵阳隆回县羊古坳乡如期举行。同时,袁隆平院士称,假如这一新品种亩产900公斤成功,那么就意味着我国的水稻亩产有望提高1/4,能够多养活5000万人口,将对缓解我国粮食压力起到巨大的作用。
近年来,农业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改变我国农业落后现状成为社会经济现实发展的要求。在最近五年,国际农产品市场几经波折,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而我国的物价指数也走出了二波通货膨胀周期,专家们普遍认为,我国农业基础不稳和农产品对外依赖度过高,是我国这二次通胀周期发生的重要原因。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往往成为物价全面上涨的先锋军。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耕地被占,导致目前我国的耕地面积持续下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国家粮食安全。所以政府一再强调保护18亿亩耕地不动摇。但是耕地有限,而需求不断增加,直接加剧了我国农产品供需形势的紧张,导致我国大量进口国外农产品,这也直接推高了国际农产品价格,从而带来输入性的通胀。要想缓解我国目前农产品供需紧张形式,就必须从提高我们农业亩产开始,只有单位作物的亩产提高了,产量上去了,这样才能根本上压低农产品价格,改变我国农产品受制于人的局面。
就以大豆为例。目前我国每年进口大豆5400万吨,国产大豆只有1400万吨,所以我国大豆价格的定价权完全撑握在国际市场上,自己并没有太多讨价还价的余地。而大豆是油脂及饲料的主要原料,进口大豆价格的上涨,将会传导至各行各业,从而对物价上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更让人担忧的是,从去年开始,我国玉米也开始大量进口,很有可能玉米也会重蹈大豆覆辙。而目前我国大豆,玉米不断沦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大豆,玉米品种产量,质量及抗病虫性,远差于国外转基因品种,导致我国国产大豆竞争力远不及国外的转基因大豆,农民种植大豆积极受损,大豆种植面积也连年下降。
良种、良法、良田是提高农作业单位产量的三大因素,而良种是核心,良法是手段,良田是基础。目前国际上改善品种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来改变其基因结构,从而提高其抗病虫能力及单产潜能。这主要有二种方式,一种是杂交技术,另一种是转基因技术,而我国用得最多的是杂交技术,杂交技术其实就是通过基因交换改变品种,但这种方式成功几率比转基因低。转基因则是把特定基因植入特定食物,从而获得理想中的品种,目的非常明确,成功几率更大。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农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通过生物基因技术来提高我国农作业的单位产量或者是必然趋势。
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