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提出,分布式或将成为今后光伏发电的重点,而分布式商业模式创新以及针对分布式的高效产品将成为促进分布式市场爆发的推手。而抢装潮过后,行业是否又要经历一次寒冬还是会浴火重生,我们也将拭目以待。
曾有人将“6·30”比喻成光伏行业的“生死劫”。称“你抢,或者不抢,“6·30”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爱或者不爱,光伏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临近6月尾声,对于光伏人来讲,可谓五味杂陈。赶上“6·30”并网的,如释重负;那些组件到场,却没来得及顺利并网的则叫苦连连,表示“亏大了”。
回想2016年“6·30”的那一波历史性抢装潮,“6·30”节点一过,整个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即出现了断崖式地下跌,呈现“上半年热、下半年冷”的强烈对比,令人唏嘘。
今年“6·30”是否会重蹈覆辙?潮水退去后,光伏行业又是谁在裸泳?
双重驱使出现特殊“抢装潮”
2016年12月26日,国家正式下发调整光伏、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称2017年1月1日之后新建的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将下调,并明确了2016年12月31日前完成备案、2017年6月30日前完成并网的光伏电站继续享受调整前的电价。
之后,从其所发的附件——《全国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表》来看,从2017年1月1日起,一、二、三资源区“全额上网”的光伏标杆电价将调整至每千瓦时0.65元、0.75元、0.85元。实际下调幅度,仅一类地区就高达23%以上。
从全球光伏行业发展历程来看,不难发现,gesep.com无论欧美抑或日本,光伏历来是受补贴扶持发展的产业,补贴力度亦呈现逐渐下滑的轨迹。
现阶段,补贴依然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如何看待当年我国的标杆电价下调的政策?虽然,国家意欲将一、二、三类标杆电价下调的幅度更大,但最终版本中,下调幅度相对缓和,也基本符合光伏行业内预期。即使如此,光伏行业已然惊出一身“冷汗”。
“光伏补贴政策逐年大幅退坡是不可逆的趋势,光伏企业要想寻求更多利润空间,必须依靠技术突破与模式创新。”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专家表示,“逐步下调光伏补贴政策是驱动企业加强技术创新,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实现光伏早日平价上网的有效途径。”
显而易见的是,光伏电站除了以技术进步带动成本下降寻求利润空间之外,还可以有另一条路。那就是在次年6月30日前完成并网,以享受在未来20年中更高的补贴金额,而这笔钱绝非小数目。
不考虑弃光、限电、补贴延迟等问题,当前一类资源地区的内部收益率仍可高于20%。以一类资源地区标杆电价由0.8元下调至0.65元测算,在电站初始投资额度不变的情况下,内部收益率将降至15%甚至更低。电价下调几毛钱,电站可能失去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利润。
计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赟给出的建议是:“从投资收益角度来讲,一类资源区抢‘6·30’的必要性最大,二类地区次之,甚至二类地区资源好区域收益将高于一类区。”
光伏电站设计师王淑娟认为,如果“6·30”后电价下调0.13元或0.15元,以项目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8%为基准,要想获8%的收益率,“6·30”后项目投资就要下降1000元—2200元/千瓦之间,即1元—2.2元/瓦。
由此,在政策和收益的双轮驱动下,光伏行业出现特殊的“6·30”抢装潮,并不难理解。
从平静到突然爆发
与2016年3月就异常火热的“6·30”相比,今年直至4月,整个光伏行业相对平静。据集邦科技预测,2017年“6·30”抢装潮未能如期涌现,与各省去年增补指标是否通过相关,同时也与其用地受限有关。
4月末,“6·30”抢装潮呈现卷土重来的迹象,到5月全面爆发,火热程度不减往年。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师预测,2017年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到27gw到31gw之间,其中超过20gw的量需要赶在上半年进行。但由于行业对预期准备不足,“6·30”抢装潮的突然爆发,再现组件“有价无市”的局面。
补贴下降是主因,而规模下发时间延迟同样加剧了“6·30”抢装潮的强度。“今年组件和设备采购形势更加严峻,组件采购难上加难。”某龙头光伏制造商相关负责人介绍,“各省份指标下达时间不统一,最早的在6月份,最晚的内蒙古和东三省则到11月、12月才下发,下达之后立即做项目可研、跑各种手续,给企业留出的时间太少了。”
不少企业也诉苦说,加上期间的元旦、春节两个假期,项目最快开工也要在4月初。等供需双方完成采购合同后,基本就到4月中旬,供应商5、6月份开始集中供货,让一线厂商甚至二线厂商的产能全部处于满产状态。即使如此,一些动工晚的项目仍面临买不到产品的局面。
“一定要把控好组件的采购时间,为了保证既有项目如期并网,4月以后我们不再接新项目。‘6·30’后组件价格会大幅下降,如果真如外界预测组件成本加上bos成本可以降低1—1.2元,三类地区标杆电价下降0.15元,收益反而会高于‘6·30’前。”北控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部副总监李强介绍他的“账本”。
不少光伏企业在算清经济账后,也放弃了部分项目要抢“6·30”的计划。
东送电力总裁张治森介绍了今年市场的另一个显著变化。他说:“由于电站开发商普遍备货不足,今年很多投资人持观望态度。相对来讲,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并网压力小于大型地面电站。”受政策利好影响,分布式补贴不降迎来发展机遇,加上光伏扶贫电站规模增加,有分析师认为,第二季度光伏出货量及装机量将超过100%的增长。
除了水涨船高的组件价格以外,土地问题同样制约着各电站投资商的抢装进度。某龙头光伏企业区域总经理指出,“在项目前期备案阶段或者收购路条阶段,务必得到当地国土部门和林业部门的确认,避免因为土地问题影响工程进度。”据了解,该企业在某市的地块90%用不上,由于土地性质界定不明确,导致协调难度很大。而期间加上升压站变更,增加了本不该有的成本,加之竞价中标时,给出的价格已使得利润空间有限,虽然没有并网压力,但也因此感到压力重重,导致满发困难。
今年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光伏建设指标,要求年内计划安排新开工建设规模20gw,其中光伏扶贫规模8gw。
为避免光伏指标的浪费,国家能源局5月再次下发文件,明确规定各省在当年的光伏建设实施中,除分布式电站之外,其他类型一旦确定年度新增指标,将不得超规模安排,否则由地方政府自行承担解决补贴资金。这也导致各地方政府力促光伏企业务必在“6·30”之前完成并网。如河北地区就进行了相关公示,要求做出了承诺,但无法在“6·30”前并网的企业,未来两年内不能进入当地区域。
“越临近‘6·30’,就越紧张,现在计算工作时间的单位不是天,而是小时。”中国能建山西院工程承包分公司工程管理部副主任翟彦寿说。据了解,该公司需要在“6·30”前www.gesep.com节能环保并网的光伏总承包项目有7个,由于采购周期长,一开始就将计划做得很细,以便能及时调整资源,保证工程如期并网。
阶段性波动下的期盼
从政策制定角度来看,“6·30”的初衷是以激励性措施促进光伏行业更加稳健有序的发展,但在客观上造成了2016年、2017年整个光伏行业的阶段性波动。
不可否认的是,“6·30”抢装很容易造成光伏工程质量问题高发。一方面是由于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保证光伏电站安全运行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安装、调试、验收等环节缺少完整规范的标准体系支撑。据中电联相关数据库显示,目前归口其管理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有效标准约为2000项,存在标准尚未涉及的部分以及不再适应行业现状的标准。
另一方面,则是“抢出安全问题来”,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光伏从业者表示,在“6·30”的紧迫性下,有时候组件到场后,根本来不及做检测,而其中,存在低端产能死灰复燃和以次充好的情况,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东旭蓝天新能源副总裁、总工徐永邦表示曾为了探讨“6·30”节点的合理性,进行了多地调研并奔走于相关部门。他进而指出,“6月30日是一个值得商榷的时间。光伏市场受政策引导,指标下发节点成为是否能形成均衡市场的关键。光伏电站建设属于劳动密集型,北方冬季不适合施工,致使其反应时间过短,而南方有些地区可以全年施工。南北方一刀切定在9月30日,或者按照区域区分,北方定在10月30日,南方定在5月30日、12月30日,这样既可以照顾到南北差异,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又可以保证光伏电站安全运行25年,确保投资收益效率和多方受益。”
“能否根据项目特殊对待,比如地形复杂、条件艰苦,但是又对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当地环境、给当地贫困户增收的项目,时间上能否放宽一些,毕竟是一件利在百姓的大事。”翟彦寿表达心中所愿。
“6·30”即将结束,光伏市场已渐趋稳定,并带动多家光伏企业半年报向好。
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在已经披露的半年报业绩预告的18家光伏上市公司中,预期盈利公司达13家,占比约7成。但光伏下半年市场尚存很多不确定因素。一方面海外市场受到“201”案件的冲击;另一方面是国内市场去年“6·30”后断崖式的下跌;同时,第二批8个“领跑者”基地将迎“9·30”重要节点、第三批“领跑者”基地也呼之欲出。
隆基股份兼隆基乐叶董事长钟宝申表示:“过了‘6·30’后,光伏产品供应将稍有缓解,但是总体来讲单晶硅片整体供应仍旧紧张。三四季度整体态势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高效产品仍将供不应求,整体紧张程度不会比现在好,主要来自国内领跑者项目和海外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常规产品会得到明显缓解,出现阶段性过剩。而‘201’案件可能造成贸易壁垒,企业会希望尽快完成海外供货,形成海外产能紧张的新形势。”
光伏产业是中国在整个产业链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之一,随着平价上网进程的推进,“6·30”的影响正在逐渐趋弱,但取消则无疑更有利于市场节奏趋于平稳。
据彭博新财经分析,当前光伏发电的平准化成本仅为2009年的1/4,而光伏走向平价上网的过程也伴随着阵痛。“十三五”期间,太阳能行业将从量变向质变转换,光伏补贴将持续
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