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在当代社会自动化生产中作用明显,通常都是作为生产执行者装备,未来随着技术发展,在自动化运输等方面也将得到广泛应用,不过即使以现在技术水平,它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
机器人在当代社会自动化生产中作用明显,通常都是作为生产执行者装备,未来随着技术发展,在自动化运输等方面也将得到广泛应用,不过即使以现在技术水平,它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自从1962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来。机器人技术及其产品发展很快,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自动化工厂(f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自动化工具。
全球各国都在推进机器人发展,201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16.5万台,同比增长40%。2011年工业机器人需求显着增长的国家主要是中国、美国和德国。从应用行业角度来看,2011年汽车行业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超过40%,电子、机床、食品饮料、烟草为其他主要应用行业。
与国外相比,我国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建立了9个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和7个科研基地。产业化基地的建设给产业化带来了希望,为发展我国机器人产业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已经能够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平面关节型装配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弧焊机器人、点焊机器人、搬运码垛机器人等一系列产品,不少品种已经实现了小批量生产。目前,汽车行业是机器人订单最大的行业,食品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经成熟,电子行业则是工业机器人应用较快的行业。
统计表明,2002~2012年,全球机器人销售量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随着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2010和2011年机器人需求激增。2012年电子工业投资未达到预期,但工业自动化趋势依旧在各行业蔓延。自动化增长的主要动力将来自能效和轻型建筑材料。未来全球机器人供应将不断增长。
我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研发与日本、美国等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在服务机器人研究和产品研发方面已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果。目前,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浙江、沈阳、哈尔滨、广州、江苏、西安等地。
2012年5月,工信部发布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机器人产业作为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战略性的发展契机。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年增长30%,累计安装量已达5万台。2010年开始,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激增,较2009年增长了1.71倍,当年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达到52290台;2011年销售量约22600台,同比增长51%。增速继续保持世界之最。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新装机器人139300台,较2010年提高18%。该协会预计,2014年我国需求量将达到32000台,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需求国。
目前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产业化进程发展十分缓慢。在国外企业占据垄断地位的格局下,机器人传统发展模式的空间较小。在国外企业的先发优势下,我国企业走传统的模仿跟踪发展路线,依靠传统的价格优势参与竞争十分困难。毕竟,国外高端工业机器人本身拥有了一个规模化产量化优势,在保持产品成熟化优势的同时也在不断降价,这对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带来的挑战非常大。而国内产业化投资力度不够,研究与产业发展存在脱节现象,难以形成真正的产业竞争力。
2012年,我国出台《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攻克一批智能化高端装备,发展和培育一批高技术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核心企业;同时,将重点培育发展服务机器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公共安全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平台和模块化核心部件等四大任务。在政策的扶持下,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来源:工控网(百站))
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