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摘要:“双反”是“双刃剑”,对欧美和中国都会造成伤害。据美国资讯调研公司his估计,如果中国光伏企业被征收20%至250%的反倾销税,对美出口将减少75%,并使美国增加12%的太阳能电池组
工控摘要:“双反”是“双刃剑”,对欧美和中国都会造成伤害。据美国资讯调研公司his估计,如果中国光伏企业被征收20%至250%的反倾销税,对美出口将减少75%,并使美国增加12%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成本,降低太阳能发电系统2.5%的平均投资回报率。既然损人不利己,美国为何仍一意孤行?
专家认为,说“双反”是出于维护市场公平所需,不如说是为了采用“非市场”手段遏制竞争对手。去年,由于经营不善,加上光伏产品大幅降价,欧美多家光伏企业倒闭。具有巨大产业规模和成本优势的中国光伏企业成了“眼中钉”。美国以中国经济“不是市场经济”为由,并将不在一个量级上的泰国光伏产业作为中国光伏产业的调查参照物,由此得出中国企业在搞不公平竞争。实际上,欧美政府一直给自己的企业提供大量补贴,低价向中国倾销晶体硅原材料。
业内人士指出,欧美国家不怕“双反”带来的副作用。从产业结构看,欧美光伏产业的优势在于上游的原材料生产、设备制造和下游的电站建设,而我国的优势在于中游的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双反”主要针对我国光伏电池及组件产品,对欧美光伏产业影响较小。
从消费价格看同样如此。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介绍,折合人民币,目前欧洲电网对居民的零售电价为1.6元—2元/千瓦时,而光伏发电的合理电价已下降到0.8元—1.2元/千瓦时,达到了平价消费水平。我国光伏发电价格约为1.3元/千瓦时,成本只有再下降60%以上,才可达到平价消费水平。平价消费标志着光伏产业进入了自我良性发展阶段,不再需要政策的过多扶持。显然,“双反”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影响更大。
面对内忧外患,光伏产业需练好内功 四川乐山,有两户多晶硅企业正在停产技改,以求降低成本。据了解,这次冷氢化技改大概需要一年,总投资13亿元。“目前光伏产业已进入到技术迅速进步、成本加快下降、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洗牌期,如果企业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成本居高不下,获得低利润甚至是负利润是正常的。”王斯成表示,未来一旦有重大技术突破,并经过充分行业洗牌,将会进入良性发展期。
专家指出,光伏产业外延式扩张几近走到尽头,而内生性增长才是正道。我国企业可以通过在国外设厂等方式来进行规避“双反”,但“变危为机”的关键还在于掌握核心技术,加快技术创新,加快企业重组和行业整合,以提高生存和竞争能力。
“我们过去紧盯欧洲为发展新能源提供的补贴政策,绝大部分产品需要出口国外,这是主动伸出脖子去让别人‘卡’;就算是在国内,也不能完全依赖国家的补贴政策。”业内人士说,对于高成本问题,最终得靠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来解决;对于大量产品的出路问题,则需要培育作为产业支撑的国内市场。
拓展国内市场,需消除诸多障碍
近年来,我国推出了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光电建筑项目、金太阳示范工程等政府主导的光伏发电项目,并给出明确的激励政策和充足的资金支持,对于国内光伏发电市场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然而,影响国内光伏市场发展的巨大障碍不容忽视。
比如,我国西部的大型荒漠式光伏发电站并网难问题至今无法很好解决。原因一是电网建设不配套。光伏电站外的输电线路,甚至变电站每座动辄需要几十万、上百万元,都要由光伏电站开发商投资建设,增加了光伏电站的建设投资;而等电网公司建设变电站及相应配套线路,既不可能,也等不起。二是电站建成后需要经过当地电网公司的批准才能并网,批复过程极为漫长。三是即使并上网,如果将光伏电站发出的电送上电网,而电网的送出能力不足时,又常常被电网公司强制限发。此外,还存在着各地土地使用税的标准不统一、电站补贴金拖欠、开发商融资困难、电站规划建设不能同步等诸多问题,使开发商利益受损、积极性受挫。
“目前,我国光伏发电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成本、资金、技术等问题,而是市场发展和政策实施中遇到的具体操作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王斯成表示,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光伏市场的发展,因此只有形成协调一致的政策环境和健康规范的国内市场,才能推动我国光伏市场的良性发展。
(来源:工控网(百站))
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