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政府对于“补贴”慷慨程度总是让人咋舌,特别是于led照明这个新兴的行业领域,动不动就画个以“亿”为单位的“大饼”出来惹人眼馋。然而,“钱”和“权”相遇往往易于形成滋生腐败的温床,一些觊觎政府输血的led企业为获得政府项目,不惜进行各种暗箱操作,与一小撮的政府腐败分子为追逐共同利益而走在一起私相授受。政策下的“对策”,让政策漏洞沦为某些人群联手图利的工具。
这种情况就如同把社会救济金都补给“有钱人”、“关系户”,把真正有需要的“平民大众”和“贫苦阶层”置之不顾。在这类不良风气下,一些知名企业骗取巨额补贴的事情时有发生,政府内部的某些害群之马更利用职权之便,在政策推行过程中涉嫌官商勾结,嫌贫爱富,专门“锦上添花”。最后让本为推进行业发展的庞大的“补贴”,慢慢变成一笔糊涂账,被蚕食鲸吞得体无完肤,出来的结果完全有违初衷。
久而久之,补助成为了一种引诱企业堕落的“精神鸦片”,让为数不少的led企业再无意于致力技术研发,而一心殚思竭虑游走在政府部门的关系网上逐利。这种本末倒置的踩着钢线的追求利润方式,已经由行业问题延伸至社会问题。
政府扶持意味着什么?
案例一:
案例二:被认为是第二个光伏产业的led产业,一直处于产能过剩的困局,但这一现状有望被打破。今年三月,深圳市政府以《政府公报》的形式废止了实行4年多的《关于印发深圳市led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的通知),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案例三:广东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被查后,四处打探消息的各界人士中,少不了很多led企业。李兴华与led产业的关系是如此密切,以至于人们纷纷揣测之后的行业震荡会有多大。而今年5月,广州市科信局局长等多名干部被纪检部门带走调查。事实上,由于掌握着产业补助资金与科研经费的发放大权,科技信息系统已成腐败高发区。这一系统与企业的密切关系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政策利好led行业
案例四:2013年注定为led产业不平凡的一年,针对led行业利好政策相纷纷出台,促使led企业纷纷发力以及传统照明企业纷纷转型,促进了新产业led照明普及升温。但是最近深圳市政府突然废除了正在实施的led产业发展规划,引起了整个行业一片哗然。
案例五:led灯是照明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作为新世纪的全新照明技术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因其具有节能
案例六:今年2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加大了财政补贴led照明产品推广力度。在商业照明、工业照明及政府办公、公共照明等领域,重点开展led筒灯、射灯等室内照明产品和系统的示范应用和推广,适时进入
地区政策频频出台
案例七:如今,节能、低碳成了全球唱响的主旋律,照明灯饰行业也逐渐走向转型。白炽灯使用了一百多年,它的缺点也逐渐被大家认识,与之相比,led更为低碳环保、节能高效。顺应环保的社会发展趋势,白炽灯将逐步淡出市场,越来越多的人把led视为市场的“潜力股”。
案例八:7月30日,《江门市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光源)发展优惠办法》经江门市政府十四届三十次常务会审议通过,开始正式实施。期待市场回暖的江门led企业,在新政策扶持下,能否真正爆发?
案例九:
结语:
政府应该继续优先扶持一些龙头企业,给整个行业指明一条路。有业内人士认为,美国政府只支持2—3家企业,中国一下就支持200家企业,分猪肉一样拿到的扶持资金,跟国外企业研发出来的东西不是一个档次的。
“如果给一个企业1,000万,但是它什么也做不出来,岂不浪费?”因此,该业内人士建议用市场规则来引导行业规范发展,可以采用“项目财政贴息补贴”,即以结果为导向,有项目才补贴,没有项目就不补贴,让扶持做到对症下药。
责任编辑:邸静华
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