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景峰 | |||
性 别: | 男 | 职 称: | 教育,高等学校教师,教授 |
籍 贯: | 陕西省 西安市 | 现 居 地: | 陕西省 渭南市 |
毕业院校: | 中国人民大学 | 专 业: | 经济学 |
出生年月: | 1963-07-26 | 工作单位: |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邮 箱: | 联系电话: | ||
学 历: | 博士 |
【人物简介】
赵景峰,教授。1963年7月26日生于陕西省合阳县,汉族,中共党员,经济学教授,博士,博士后,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西北大学世界经济重点学科带头人。
【研究方向】
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研究成果】
【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2cjl003):经济全球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 2002年6月,2007年结题 2.主持广东省高教厅“千百十工程”优秀人才培养基金项目课题:“十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问题实证分析与对策 2000 年9月 3.主持广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我国国有企业激励和监督机制研究,2001年9月 4.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01jd790016):市场容量、劳动力流动与就业水平的相关研究2001年12月 5.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转轨经济中我国国有公司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 2000年6月 6.主持广东商学院教研教改研究重点项目:21世纪邓小平理论课教学改革整体优化研究2000年6月 7.参与1998年度全国统计科学计划项目:信息社会的产权关系、产权结构特征研究 1998年5月 8. 参与广东省高教厅人文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华人经济研究 1996年12月 9. 参与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珠江三角洲地区国有企业改革与富余人员调整2000年6月 10.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九五”规划第二批项目: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研究 1998年10月
【论文著作】
1. 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和结构的分析《世界经济》2006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贸易》2006.9全文转载 2.国际贸易与环境关系研究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6期。 3.论经济全球化外生因素对国家主权的影响《延边大学学报》2005.6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06.2全文转载 4.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历史逻辑《重庆大学学报》2004.6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05.2全文转载 5. 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与经济全球化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3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4.3全文转载 6. 论经济全球化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理论探讨》2004.3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04.4全文转载 7. 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扩展《安徽师大学报》2004.8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论丛》2004.10全文转载 8.中国失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2003.2全文转载)《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5 9.马克思经济学与当代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比较研究(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2.3全文转载)《当代经济研究》2002.1 10.网络经济下的就业理论和就业治理(人大复印资料《劳动经济》2002.4全文转载)《理论探讨》2002.2 11. 论国有外贸企业的资产重组(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对外贸易》1999.4全文转载)《当代亚太》1999.2 12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理论》1999.7全文转载)《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9.2 13网络经济影响企业的十二个方面《企业经济》2001.11(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02.3全文转载) 14澳门对大陆投资合作《理论月刊》1999.9(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1999.12全文转载) 15.论国企激励机制设计对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防范《广东商学院学报》2003.4(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投资与金融》2004.1全文转载) 16. 论资本经营下企业经营战略的转变《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8 17.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及其伟大意义《广东商学院学报》1999.2 18. 加入wto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学术研究》2001.8 19.知识经济与我国国有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当代亚太》2000.6 20.当前中国城镇就业问题实证分析与对策《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1 21.论国有企业资本经营战略及其实施《当代经济研究》2001.7 22.加入wto与中国就业问题《当代亚太》2001.8 23.国有企业产权交易七题《经济论坛》2001.16 24.市场经济下的创新机制构架《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5 25.网络社会的劳动就业分析与策略选择《学术交流》2002.5 26.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改革《法商高教研究》1999.4 27.试论我国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机制的构建《理论导刊》2002.1